• 2025-09-03 16:38:35
  • 阅读(7573)
  • 评论(13)
  •   中新网北京9月3日电 2025年9月3日是我国公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80周年纪念日。在今日回望这段雄壮前史,海外华裔是不能被忘记的特别力气。

      在民族危亡之际,他们以毁家纾难的报国情怀、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、不畏献身的献身精神,与祖国公民共赴国难,结成举国御敌的刚强力气。

      重温抗战中的“侨力气”,这些用信仰和热血写就的故事,值得被镌刻和铭记。

      南侨总会:南洋华裔的抗日旗号

      “盖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,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;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,则后方刍粟一日不能停。”1938年10月10日,南洋华裔筹赈祖国难民总会(下称“南侨总会”)建立大会上,担任主席的陈嘉庚在宣言中向海外华裔宣布这样的召唤。

      1938年10月10日,南洋华裔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建立大会在南洋华裔中学礼堂举办。(我国华裔前史博物馆供图)

      南侨总会的建立使800万南洋华裔不分地域、帮派、阶级地团结起来。在其领导下,南洋各地80多个筹赈会、1000多个分会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,从财力、物力、人力上援助抗战。无论是侨社首领仍是一般侨众,或大方捐资捐物,或参加回国服务,以不同方法为抗战作出奉献。

      在陈嘉庚和南侨总会的召唤下,1939年,先后有9批合计3200多名南洋华裔青年回国,担负起滇缅公路抗日军运使命。陈嘉庚还安排各地筹赈会为前哨捐献寒衣、药品和货车等物资,并在新加坡和重庆出资建立药厂直接为前哨供药。

      据统计,在全面抗战的前3年,南侨总会就为我国抗战筹得约合4亿余元(国币)的金钱。陈嘉庚描绘南洋华裔捐献景象时曾说:“对祖国战区的筹赈作业,如火如荼,海啸山呼,火热景象,得曾未有;富商巨贾既不小气,小贩劳工也尽倾血汗。”

      南侨机工:血肉筑起“抗战生命线”

      1938年10月,我国东南部的海陆交通均被日军堵截,滇缅公路成为运送世界援华物资的首要通道,急需许多轿车司机和修理工。

      陈嘉庚以南侨总会的名义于1939年2月7日发布《征募轿车修机驶机人员回国服务》布告。布告宣布后报名者不断,乃至有人女扮男装,期望回国参加抗战。

      短短数月,3200多名华裔青年抛弃海外安稳日子,组成“南洋华裔机工回国服务团”(简称“南侨机工”)分批回国,在滇缅公路上抢运战略物资。

      滇缅公路上处处是生死考验。山道在崇山峻岭间盘桓,驾车稍有不小心便会坠入万丈深渊。行进在泥泞狭隘、接近山崖的路段时,副驾驭员乃至需求“悬挂”在车外,充任房山区回收旧烟联系方式附回收香烟价格表“人肉导航”。路上蚊虫暴虐、疟疾盛行,上千名机工倒在运送途中。敌机轰炸更是粗茶淡饭,车辆一旦中弹,机工几无生还期望。

      1939年至1942年,经滇缅公路运送的军需物资达50多万吨,还有不可胜数的民用物资。

      1942年滇缅公路被堵截后,一部分南侨机工投身中美联合拓荒的驼峰航线,承当将各类军用物资转运至我国战场的使命;也有部分留在昆明,在盟军中担任翻译、文员等职务。

      纽约华裔抗日救国筹饷总会:赤子之心募饷救国

      1937年七七事变后,美洲的华裔也展开了抗日救亡运动。1939年11月,司徒美堂等旅美爱国侨领联合纽约区域54个侨团建立“纽约华裔抗日救国筹饷总会”。该会建立后领导和安排在美华裔华人捐钱献物,支撑祖国抗日。从七七事变至抗战成功,该会共募集了330多万美元的抗日金钱。

      为了集中精力发起华裔募捐,司徒美堂辞去一切职务,专职担任筹饷总会的作业达5年。他来往奔波于美国、加拿大、古巴、巴西、秘鲁等国宣扬抗日,召唤募捐,将个人安危置之不理。

      司徒美堂曾回忆说,其时募捐的名字有如下各种:额捐(每人每月额捐15美元)、飞机捐、散捐、饭馆的自在捐、公债票等。抗战期间,纽约每个华裔平均额捐了670美元到1000美元。

      1942年司徒美堂和郭琼之为救助祖国难民、支撑我国抗战而汇往我国的银行汇款单。(我国华裔前史博物馆供图)

      司徒美堂也是毁家纾难的带头人,为了祖国的抗战,他简直献出了自己一切的资产。“纽约华裔抗日救国筹饷总会”一起也展开世界援华宣扬作业,对外宣扬活动和募捐互为补充,极大地援助了我国抗战。

      飞虎队:并肩作战浴血漫空

      飞虎队,是80多年前我国抗日战场上一支特别的空中作战部队。这支部队的飞行员多来自美国,他们与我国军民并肩作战,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重要空中力气。他们还拓荒出“驼峰航线”,一度成为战时我国与外界保持联系的仅有有用世界通道。

      1941年,美国将军陈纳德招募不到100名飞行员,装备五六十架战机,组成了“美国自愿航空队”,这支部队后来被称为飞虎队。他们驾驭P-40战斗机,机头绘着血盆大口的鲨鱼涂装,凭仗坚强的毅力和奇妙的战术接连击溃日本空军。飞虎队中还有许多华裔华人飞行员和地勤人员,他们首要来自美国、加拿大。

      飞虎队的到来,为我国抗战注入了急需的空中力气。他们与我国空军并肩作战,在滇缅、华中、华南等空战中多次沉重打击日军,有力援助地面部队的作战举动。在我国期间,飞虎队击落日本军机2600多架,击沉、击伤舰船44艘,击毙日军6万余人,有力支撑了我国抗战。

      爱国侨领蚁光炎:留下“我国必定成功”遗言

      “我虽死,尔等免用痛心,我国必定成功!”1939年11月21日夜,泰国华裔首领蚁光炎在曼谷耀华力路遭日本间谍枪杀。在弥留之际,他用弱小的声响,向身边的亲人留下了这样的遗言。

      蚁光炎是泰国中华总商会第15届主席,抗战期间,在他的领导下泰国侨民开端抵抗日货。他还经过安排义演、舞“救国醒狮”、召唤素餐春节等方式,在侨民中筹募捐款,并带头认购救国公债,为祖国抗战筹集了许多的外汇资金。

      滇缅公路注册后,蚁光炎带头捐献货车,并发动华裔司机回国援助运送。此外,在香港八路军办事处建立后,他还曾向八路军、新四军捐献货车、药品,并多次汇款支撑。

      蚁光炎因领导泰国华裔展开抗日救国活动,成为日本侵略者及亲日实力的眼中钉。对方多次以威逼、要挟等鄙俗手法强逼他中止抗日,均遭到他的严词拒绝,后遭到暗算。

      蚁光炎遇害的音讯震动了整个泰国华裔社会,并很快传到国内。《新华日报》在社论中称誉他“素为华裔所敬仰,抗战以来,奉献甚大”。

      归侨抗日女英雄李林:最终一颗子弹留给自己

      抗战期间,还有一些华裔青年回国参战,李林便是他们之中的一员。从身穿学生装、手抱书本的华裔女学生,到抗战部队中双枪跃马的女指挥员,她是晋绥边区仅有一位女游击队长。

      李林原名李秀若,1915年出生于福建漳州。自幼被领养后,随养父母到印度尼西亚日子。14岁时,李林随家人回到了祖国。回国后,李林考入了爱国华裔陈嘉庚在厦门开办的集美校园。

      李林一边读书,一边在布衣夜校宣扬抗战思维,这一时期,她还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抗战青年集体,并在北平参加抗日救国运动。1936年李林成为一名我国共产党党员。1937年7月,抗战全面迸发。李林随队抵达山西平鲁一带后,三个月内就在当地组成起了20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。

      1940年4月,日军调集了1.2万军力对晋绥边区发起了相较之前更大规划的扫荡。危急关头,为了确保大部队的安全,李林自动请缨,由她带领20人突击队去招引敌人火力。在这场战争中,李林将最终一颗子弹留给自己,献身时年仅24岁。其时她刚刚成婚一年多,而且已怀有身孕。

      《美洲华裔日报》:记载海外侨民心之所念

      海外华裔不只在物质上大力援助祖国抗战,也在世界言论战线上活跃发声。全面抗战迸发后,海外原有的华裔报刊纷繁转向宣扬抗战,新兴办的华裔抗日报刊亦如漫山遍野般鼓起,其间《美洲华裔日报》是影响力较大的华裔报刊之一。

      20世纪30年代,美国经济大惨淡加上纽约市发布针对华人洗衣业的歧视性方针,使得华裔赋闲加重。在大都华文报纸被逼停刊的日子里,新创刊的《美洲华裔日报》成为旅美侨民言论前语阵地,既传达爱国情怀,也保护华裔权益。

      《美洲华裔日报》1940年8月12日特载我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全文。(我国华裔前史博物馆供图)

      《美洲华裔日报》原副总修改陈天璇介绍,为打破音讯封闭,报社同仁常以“星期五小组”的方式,研讨时势和修改事宜,参加由美国常识精英组成的“太平洋研讨会”以获取最新世界音讯。

      作为旅美侨民言论前沿阵地,《美洲华裔日报》就我国形势继续宣布社论,坚决支撑我国共产党的抗战建议。在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对峙阶段时,《美洲华裔日报》继续宣布社论,一方面借此呼吁世界力气救助,一方面重视东南亚战场情况。

      年月不语,惟报能言。回眸前史,《美洲华裔日报》等海外华文报刊一直与中华民族的起落沉浮相随相伴,是海外侨民据守民族情怀的精神家园。

      马华戏曲:援助抗战的有力兵器

      抗日战争时期,马来亚(其时马来西亚受英国殖民统辖部分被称为“马来亚”)华文演剧运动盛况空前。华文演剧运动的发展壮大,有力支撑了我国抗战。

    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,尤其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,抗日救亡思潮将马来亚华文话剧敏捷面向空前的盛况。其时,全马来亚的剧社有2000余个,简直一切华文校园和首要城市都建立了剧社。

      话剧著作以抗日救亡体裁为主,当年常演的《凤凰城》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,闻名的抗日街头剧《放下你的鞭子》则是武汉合唱团在马来亚巡演时最常用来压轴、最能引发观众共识的曲目。

      马来亚华文演剧运动是直接面向普罗群众的发动力气。一方面,话剧表演为我国抗战筹款筹物,另一方面,话剧表演也起到唤醒华人华裔、宣扬抗战思潮的效果。材料显现,当年的一个武汉合唱团,经过表演来话剧安排抗日救亡宣扬,仅仅用一年时刻,表演超130场,筹款一千多万元法币。

      其时的话剧不只在剧院表演,也出现在街角乡野,处处都有观看话剧表演的观众,使得表演宣扬的抗日救亡思维得以广泛传播,家喻户晓。(完)

    来源: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    37  收藏